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王偉教授團隊應用靶向成熟B細胞抗原(BCMA)的CAR-T細胞(CT103A),對復發(fā)難治性免疫介導的壞死性肌病進行治療,取得顯著臨床療效。同時,團隊還結合單細胞測序、免疫組庫等技術對CAR T細胞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潛在分子機制和治療后的免疫微環(huán)境重塑等進行深入描繪。研究論文于近日在線發(fā)布在國際著名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
7年半前,18歲的鄧先生正在準備高考,突然發(fā)現(xiàn)四肢無力疼痛,且情況急劇惡化,在同濟醫(yī)院確診為免疫介導的壞死性肌病,并開始接受多種免疫治療,但病情仍反復。
王偉介紹,免疫介導的壞死性肌病是一種與自身抗體相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分為多種亞型,鄧先生所患的抗SRP抗體陽性的免疫介導的壞死性肌病是難治性程度和致殘率最高的亞型之一,通常需要接受高強度、聯(lián)合、長期的免疫抑制治療,然而這些傳統(tǒng)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也相對有限,并且還存在著很高的復發(fā)風險。
CAR-T細胞治療是一種基于基因編輯的細胞治療方法,是通過把患者自體的T細胞分離提取出來,在體外進行基因編輯,增加靶向特異抗原的CAR作為導航,變成具有定向殺傷作用的CAR-T細胞;這些CAR-T細胞回輸?shù)交颊唧w內(nèi),可以自行擴增,將靶細胞定向清除。受到疾病反復折磨的鄧先生接受了靶向BCMA的CAR-T細胞療法。該靶向BCMA的CAR-T藥品目前已經(jīng)獲得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上市用于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
在接受CAR-T治療后,鄧先生的健康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F(xiàn)在接受CAR-T治療近兩年,鄧先生已經(jīng)完全康復,停用了激素及所有的免疫抑制治療用藥。
不僅鄧先生,多名接受CAR-T細胞治療的免疫病患者,在B細胞被CAR-T細胞完全清除后1年左右,會重新生長出來相當于正常水平的B細胞,這些新生的B細胞具有與治療前完全不同的、全新的克隆表型,同時患者體內(nèi)致病性抗體完全消失,實現(xiàn)了令人欣喜的“免疫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