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年來,我們也算是看過了不少食品制作的黑幕,比如5毛辣條和泡椒鳳爪,然而很多人仍舊拒絕不了它們的誘惑,一年半載總要吃上一兩次。就好像明知重辣重咸,不利于身體健康,我們偶爾也會對這類食物有著強烈的欲望。
對于這種突如其來的飲食欲望,可以有兩種解釋:
1、只是嘴饞了,想吃還需要理由嗎?你且猶豫著,蓉兒先吃為敬。
2、過度渴求,可能是身體缺乏某種營養(yǎng)元素,亦或是某類病癥的先兆。
如果你自幼飲食清淡,并且沒有發(fā)生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而某一時間突然偏好與之相反的口味,或強烈渴求某種單一的飲食元素,這種不正常的欲望,確實可能是健康問題的信號。
1、嗜水——缺水,糖尿病
?、偃彼?/p>
當我們完成鍛煉,或者較長一段時間沒喝水的時候,就會對水產生明顯的渴望。這是正常的現象。但如果你明明一直在喝水,渴意和尿意持續(xù)襲來,就要小心是糖尿病找上門了。
?、谔悄虿?/p>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減少而引發(fā)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癥狀。有這些癥狀,得去醫(yī)院檢查下血糖,及早預防。
2、嗜鹽——缺鈉,阿狄森氏病
①缺鹽(鈉)
事實上,這種可能性極其小。
首先,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2013年2月發(fā)布的最新攝鹽標準,建議成人每天攝鹽量為5克。其中已經包括了生活中其他食品的“隱形鹽”,比如零食、腌制品等等。不怕缺鹽,就怕攝鹽過多,引起高血壓等問題。
當然,不排除真有這樣(缺鈉)的情況。缺鈉的可能性有兩種:
一是由于生病或者其他不得已原因,近期飲食非常清淡,攝入的鹽分不足;二是你進行了一場劇烈運動或是長時間的勞作,流失了大量水分和鹽分,急需補點鈉離子,來調節(jié)體液平衡。
如果真是這種情況,可以先不急著看醫(yī)生,適量增加鹽的攝入,觀察一陣子。但是好幾天還存在對鹽的“欲求”的話,就得跟醫(yī)生確認下真相了。
②阿狄森氏病
強烈地渴望鹽,可以指向阿狄森氏病。阿狄森氏病,一般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即原發(fā)性腎上腺功能不足,是腎上腺無法分泌足夠的皮質醇所引發(fā)的疾病。
祖國醫(yī)學認為,不同臟腑的疾病,可以產生偏食某種味道的食物。如肝病嗜酸,脾病嗜甜,肺病嗜辛辣,腎病嗜咸。所以,特別偏重于食咸味,就可能是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導致。
如果你正在經歷此病的其他癥狀,比如全身皮膚色素加深,肌肉無力,食欲不振,經常頭暈目弦等。八成是病了,得趕緊去看醫(yī)生,不然可能危及生命。
3、嗜冰——缺鐵
像現在這樣的炎炎夏日,整個人都恨不得撲進冰箱里,想吃些冰涼消暑的食物,簡直不能太正常。但如果大冬天的也沒來由很想吃冰,或是無意識咀嚼飲料里的冰塊,就有問題了。
這里就不得不說下「食冰癖」了。它是異食癖的一種,是指強迫性吃冰和其他冷凍食物。常見于女性和孕婦,據美國疾控中心統計,大約有2%的成年男性和16%的16-19歲的女性有這種嗜好。
嗜冰確切的病因,目前醫(yī)學上還不太清楚,但若合并有頭暈、喘氣、心悸等癥狀,就要留意是否為缺鐵性貧血所造成的異食癥。
4、嗜黑巧克力——缺鎂或維生素B不足
①缺鎂
不是因為巧克力美味而強烈想吃它,可能是人體在表示:我們需要鎂。大約有80%的人被認為在他們的日常飲食中缺乏鎂。
其實富含鎂的食物不單黑巧克力,許多深色綠葉蔬菜以及堅果、魚、大豆和鱷梨也富含此元素,但我們通常不會渴望吃這些東西,因為它們缺乏糖和咖啡因。
《每日記錄》網站營養(yǎng)中心的營養(yǎng)學家肖娜·威爾金森表示,對付這種渴望最好的方式就是吃黑巧克力,一塊只含有145卡路里的黑巧克力,能提供給你一整天所需的鎂含量。
?、诰S生素B不足
老想吃巧克力的另一種原因,可能是體內缺乏B族維生素的信號。B族維生素能幫助人體進行新陳代謝,一旦缺乏,人容易感到疲勞、情緒低落。
而黑巧克力富含多酚抗氧化劑,食用能使大腦產生血清胺,幫助心情放松。此外,它還具有降低血壓、改善血液循環(huán)、提高心臟健康等作用。
5、嗜炸薯條——缺乏omega - 3
你渴望脂肪,可能意味著你的身體缺乏ω-3脂肪酸,這方面炸薯條肯定可以滿足你。不過,即便是真心地想要脂肪,也不建議通過多吃炸薯條來補充。像鮭魚、鱷梨、堅果、橄欖油等食物也富含omega - 3,我們完全可以在它們身上獲得健康的脂肪。
但如果你對炸薯條有失控的欲望,那一定要和醫(yī)生談談。因為愛吃炸薯條,這可不是什么好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