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中文字幕hd|色欲国产AV一级毛片|国产精品国产av片国产|五月天婷婷网亚洲综合在线|美女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麻豆一区区三区四区产品麻豆|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鄂州網站>鄂州文化
論文指揮棒,到底有多“牛”?
2018-01-21 10:39:45   來源:人民網

  論文導向,在科教界不算新話題,卻是一個至今尚未解決的大問題。自上世紀80年代末有高校把SCI論文引入科研績效考核體系以來,論文日益成為評判科研機構、高校乃至醫(yī)院的最為重要的標尺,甚至到了“唯論文論英雄”的程度。盡管近些年來科教界的許多有識之士對此大聲疾呼,但“論文指揮棒”依然大行其道。

  那么,當下論文導向的現(xiàn)狀如何?其利弊何在?為什么改不動?怎樣才能改變?本版自今天起推出系列報道“四問論文導向”,就公眾關注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敬請關注。

  ——編 者

  “我是一名外科醫(yī)生,按理說評價我的標準應該是手術做得如何、挽救了多少危重病人,但實際的標準卻是論文發(fā)了多少、影響因子有多少?!闭f到這里,中山大學某附屬醫(yī)院外科副主任醫(yī)師張曉東不免苦笑,“我知道這很荒唐,但現(xiàn)實情況就是這樣——論文決定一切?!?/p>

  近日,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fā)現(xiàn),不管是高校還是科研機構、醫(yī)學院還是醫(yī)院,晉升職稱還是年終考核,評國家獎還是選拔人才,論文都已成為最重要的指揮棒——許許多多的科教人員正無奈地被論文牽著鼻子走。

  職稱晉升的“硬杠杠”

  無論是醫(yī)生還是教師,評職稱最重要的不是看你做了多少手術、教了多少學生,而是發(fā)了多少論文

  “論文導向最直接的體現(xiàn),是職稱晉升?!睆垥詵|說,無論是內科醫(yī)生還是外科醫(yī)生,論文都是評職稱最重要的指標。

  他解釋說,醫(yī)生晉升職稱有三個考核標準:臨床、教學和科研。評審時臨床、教學大家得到的分值都差不多,能拉開差距的就是科研?!翱蒲蟹譃閮刹糠?,一部分是發(fā)表的論文,一部分是承擔的科研項目。而你申請項目時又要看你發(fā)表的論文,論文多就容易申請到課題;你申請到的課題多,發(fā)論文的幾率就高。所以說到底,最重要的指標還是論文。”

  “現(xiàn)在對論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睆垥詵|說,比如要評主治醫(yī)生,原來的要求是2篇論文,在國內、國際發(fā)表的都可以?,F(xiàn)在水漲船高了,至少要2篇SCI論文。

  “醫(yī)生有沒有時間寫論文呢?”

  “說真話,時間真的不夠。”張曉東說,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國內無論是內科醫(yī)生還是外科醫(yī)生,臨床任務都很重,可以說忙得四腳朝天?!熬湍梦襾碚f,除了教學、出門診、參與病例討論和院內外的會診,還要做大量手術,手術做到晚上七八點是家常便飯?!彼f,即便是雙休日,也要抽出半天回到醫(yī)院查房?!安还馍眢w累,醫(yī)生還要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可謂身心俱疲。”

  “所以做科研、寫論文只能擠時間,再忙再累也要擠時間?!睆垥詵|說,作為一線臨床醫(yī)生,首要任務是集中精力面對病人、服務患者,但現(xiàn)在沒辦法,論文壓力實在太大?!奥毞Q晉升、年底評優(yōu),如果發(fā)不了文章,就通不過。”他嘆了口氣說,“說起來很滑稽,對于外科醫(yī)生,評職稱沒有要求你做多少手術,但要求你必須發(fā)多少文章?!?/p>

  “每星期我都接到好幾個電話,說可以幫忙代寫論文、代寫項目申請書?!睆垥詵|說,“現(xiàn)在幫忙潤色論文、代寫論文都成了公開的秘密,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yè),許多國外公司也加入其中、趁機撈金。一些醫(yī)生被逼得沒辦法了,就走造假這條路。越是到基層醫(yī)院,造假現(xiàn)象越嚴重?!?/p>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在高校、科研機構,晉升職稱對論文的要求更高。比如,在副高晉升正高時,絕大部分高校都對論文數(shù)量提出具體的量化要求,一般要求發(fā)表論文6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以上SCI論文)。比如,浙江大學某學院要求30篇左右SCI論文,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某學院要求20篇左右SCI論文,山東大學某學院要求至少6篇二區(qū)以上SCI論文(其中至少一篇為一區(qū)SCI文章)。

  “教師的第一任務應該是教學,但在論文壓力下,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都不愿意上講臺,一些教師講課時甚至敷衍了事?!北本┛萍即髮W教授孔方敏說,現(xiàn)在許多學校對新聘任的博士、博士后實行“非升即走”的考核辦法,論文達不到規(guī)定要求不僅無法晉升職稱,還要收拾鋪蓋卷走人。

  獎金發(fā)放的“金鑰匙”

  一些單位發(fā)表一篇“高水平”論文獎勵50萬元

  據(jù)受訪者介紹,論文不僅與年終考核掛鉤,成為發(fā)津貼和獎勵的依據(jù),不少高校院所和醫(yī)院還對發(fā)“高水平”論文的教師、科研人員重金獎勵。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90%的高校出臺了發(fā)表論文的獎勵政策,論文獎勵成為教師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具體獎勵政策大致可分為4類:作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所在高校為第一署名單位,論文發(fā)表在《科學》《自然》等頂尖學術刊物上,每篇獎勵20萬—50萬元;SCI收錄的論文分區(qū)獎勵,一區(qū)論文每篇獎勵1萬—5萬元,二區(qū)論文0.5萬—3萬元,三、四區(qū)論文0.1萬—1.5萬元;論文被EI收錄,每篇獎勵0.1萬—0.9萬元;論文被ISTP(科學技術會議錄索引)收錄,每篇獎勵0.1萬元左右。

  在受訪的科研院所中,實行論文獎勵的也超過80%,獎勵的標準與高校大致相當。

  論文的“溢出效應”還不止于此。據(jù)某農科院研究員李長之介紹,現(xiàn)在國家對科技人才特別重視,從中組部到科技部、教育部、國家自然基金委,都有各種各樣的人才計劃?!拔伊粢饬艘幌?,發(fā)現(xiàn)在各種人才評選中最看重的還是‘高水平’論文。你憑借一篇或幾篇‘高水平’論文獲得‘杰青’或長江學者,如果沒房子,馬上給你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其價值五六百萬元。另外,一旦你靠論文戴上‘杰青’或長江學者等帽子,與一般教授的待遇就會差好幾倍,獲得的課題、經費也大不一樣。”

  無孔不入的“金標尺”

  從項目申報到獎勵評審,從人才評價到學科、單位評估,都在“論文數(shù)數(shù)”

  “有了論文你就是人才,沒有就不是?!崩铋L之說,前些年袁隆平因為沒有“高水平”論文當不了院士,現(xiàn)在這種情形還在延續(xù)?!霸u院士最重要的硬指標是國家獎,但是評國家獎時論文又占主導地位。比方說,你培育的新品種推廣了幾千萬畝、增加經濟效益數(shù)十億元,但評委會說,你有推廣面但沒有高因子論文,說明你這個新品種技術含量不高。而已經大面積推廣、經過實踐檢驗的新品種,怎么就會技術含量不高呢?”

  多位受訪者表示,現(xiàn)在論文導向幾乎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除了單位內部的職稱晉升、年終考核、津貼獎金,國家相關部門的項目申報和結題、獎勵評審、人才評價、院士評選、學科評估,以及五花八門的單位排序中,論文都成為衡量水平高低的重要評價指標。無論是評審專家還是被評估方,都非常重視評價論文的數(shù)量和影響因子、被引用數(shù),而不是其對科學發(fā)展的實質影響和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實際貢獻。

  “從面上看,論文導向的濫用也十分嚴重:一是不分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不分專業(yè)崗位特征,一概以論文為標尺衡量科技成就、研究水準、專業(yè)水平;二是在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忽視科技成果的內涵和價值,而僅憑論文數(shù)量、影響因子、領域分區(qū)、引用率等量化指標作簡單化的判斷。”中科院某研究所副所長胡明志說,在大多數(shù)自然科學和技術領域,目前一般僅使用在SCI收錄期刊發(fā)表的論文。在中文期刊發(fā)表的論文由于影響因子低,已經進入不了評價視野。

  “回過頭看,我們的一些科研評價似乎一直在圍繞論文玩數(shù)字游戲?!彼f,20多年前,中國科技界在SCI收錄期刊發(fā)表論文數(shù)量不多的時候,SCI論文多就是高水平的標志,所以主要是“數(shù)論文數(shù)”。10多年前,SCI論文數(shù)量比較多了,就開始強調期刊的影響因子。近幾年,又引入領域分區(qū)的指標和被引用數(shù)量??傊际窃跀?shù)數(shù)。

  “現(xiàn)在無論是評科技獎勵、重點基金,還是院士、‘杰青’等學術頭銜和人才計劃,有CNS (《細胞》《自然》《科學》三大期刊)論文的優(yōu)先,沒有CNS論文的看看影響因子,沒有高影響因子的再看看有沒有發(fā)表在某領域影響因子排名靠前的刊物?!焙髦菊f,“科研是非常復雜的高智力活動,評估考核卻如此簡單,的確值得反思?!?/p>

 ?。☉茉L者要求,文中均使用化名)

  ■延伸閱讀

  什么是SCI論文

  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編輯出版的引文索引類刊物,創(chuàng)刊于1964年。分印刷版、光盤版和聯(lián)機板等載體。印刷版、光盤版從全球數(shù)萬種期刊中選出3300種科技期刊,涉及基礎科學的100余個領域。每年報道60余萬篇最新文獻,涉及引文900萬條。

  進入SCI這一刊物的論文即為SCI論文。SCI論文,顧名思義,即為被SCI索引收錄的期刊所刊登的論文。

  什么是影響因子

  ,即湯森路透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報告》,全稱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盤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運算,并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shù)加以報道。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fā)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shù)。影響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說明這些文獻報道的研究成果影響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該刊物的學術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及計算的影響因子等指數(shù),而成為一種期刊評價工具。

  什么是期刊分區(qū)

  湯森路透分區(qū)法

  JCR將收錄期刊分為176個不同學科類別。每個學科分類按照期刊的影響因子高低,平均分為4個區(qū):

  各學科分類中影響因子前25%(含25%)期刊劃分為1區(qū)

  各學科分類中影響因子位于學科中總刊數(shù)的前25%—50% (含50%)為2區(qū)

  各學科分類中影響因子位于學科中總刊數(shù)的前50%—75% (含75% )為3區(qū)

  各學科分類中影響因子位于學科中總刊數(shù)的后75%為4區(qū)

  中國科學院分區(qū)法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根據(jù)每年的JCR數(shù)據(jù),將學科分為14個大類和174個小類。每個學科分類按照期刊的影響因子高低,分為4個區(qū):

  各學科分類中影響因子前5%(含5%)期刊劃分為1區(qū)

  各學科分類中影響因子位于學科中總刊數(shù)的前5%—20% (含20%)為2區(qū)

  各學科分類中影響因子位于學科中總刊數(shù)的前20%—50% (含50% )為3區(qū)

  各學科分類中影響因子位于學科中總刊數(shù)的后50%為4區(qū)

  什么是EI論文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簡稱EI)創(chuàng)刊于1884年,是美國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術類綜合性檢索工具。收錄文獻幾乎涉及工程技術各個領域,例如:動力、電工、電子、自動控制、礦冶、金屬工藝、機械制造、管理、土建、水利、教育工程等。它具有綜合性強、資料來源廣、地理覆蓋面廣、報道量大、報道質量高、權威性強等特點。進入EI的即是EI論文。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