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國慶即將來臨,要是不攜家?guī)Э?、呼朋喚友地出去游玩一趟,感覺都有點對不起這幾天假日了??扇绾巫尦鲂凶兊幂p松愜意呢?市旅游局發(fā)布旅游提示,希望游客安全出游、文明出游、快樂出游。
步驟一:選擇有資質旅行社,簽好合同買保險
節(jié)假日出游盡量選擇有資質的旅行社,要注意旅行社的經營范圍。正規(guī)的旅行社應具備工商部門頒發(fā)的營業(yè)執(zhí)照和旅游管理部門頒發(fā)的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作為保護旅游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解決旅游糾紛的重要依據,旅游合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市旅游局提示:按照《旅游法》相關規(guī)定,旅行社應當與旅游者簽訂包價旅游合同,合同內容涵蓋雙方基本信息、行程安排、服務標準、違約責任和糾紛解決方式等內容。游客訂立合同前要認真閱讀、詳細了解合同內容,要求旅行社詳細說明合同所載內容,索要繳款憑據。游客要提前咨詢高危險旅游項目是否在保險范圍內,因為一旦發(fā)生人身意外傷害,如不在保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不予理賠的。
步驟二:買東西別隨大流,購物可簽補充協(xié)議
在旅行中,不要被“贈送”“低價”等宣傳噱頭迷惑。簽訂旅游合同前,應簡要核算一下吃、住、行、門票等旅游成本。如果團費接近或低于成本價,又沒有特殊原因,請不要輕信,切勿貪圖便宜,因小失大。
市旅游局提示:一是旅行前若確有購物需求,可與旅行社協(xié)商一致并簽訂書面購物補充協(xié)議,同時私下里多了解目的地的特產及其價格水平,備足功課。二是購物后向商家索要發(fā)票,發(fā)票上明確注明商品詳細及退換貨條件,保存好購物憑據。三是千萬別抹不開面子,可以拒絕合同約定之外的購物活動。
步驟三:別接別信小廣告,一旦上當找誰去
有些無業(yè)人員以“某某旅行社”“旅游直銷”工作人員的身份在社區(qū)、學校、公園、酒店等地散發(fā)旅游線路小廣告或者只有聯(lián)系電話的不規(guī)范旅游廣告。他們通過與游客拉關系、套近乎,收取游客的旅游費用,再將游客轉包給正規(guī)旅行社來掙取差價。
市旅游局提示:習慣于晨練、晚練的老年人尤其要警惕。想想看,他們既不與游客簽合同,也不開發(fā)票,一旦出了問題,游客的合法權益又該如何保障?
步驟四:免費旅游是幌子,騙你購物才是真
近年來,有的旅行社以低價、免費旅游的名義組織旅游活動,卻通過安排購物活動,強迫、誘導游客購物來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
市旅游局提示:游客一定要提高警惕,應增強風險防范意識,不要參加無旅行社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個人組織的旅游活動。市民參加旅游活動時,應當將旅游產品的品質、旅游服務質量和價格進行綜合考慮,警惕以“贈送”“低價”等為賣點的宣傳,以免因貪圖便宜而上當受騙。
步驟五:網購旅游新趨勢,拍照截圖留證據
通過網絡購買旅游產品因其方便、快捷,已漸成新趨勢。而有些未取得旅行社業(yè)務經營許可的公司與個人以“某某旅游網”“某某旅游團購網”等名義組織旅游活動。
市旅游局提示:第一,通過網絡購買旅游產品,首先應盡量核實網站真?zhèn)?,通過地址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tǒng),查詢網站經營者。第二,對于網站的虛假廣告、虛報價格等欺詐行為,應注意仔細閱讀廣告及實際交易信息,注意交易附加信息,保留電子訂單、短信及付款信息等記錄,必要的可以通過拍照、截圖留存證據。第三,如果通過網購旅游包價產品,盡量簽訂合同、索要發(fā)票及購買保險,注意核對行程信息。
步驟六:“群旅游”現(xiàn)糾紛,理性維權要自制
一人召集,多人響應,參與的驢友們組成一個團隊結伴出行,“群旅游”這種新興的旅游方式借助于QQ群、微信群和微博等在旅游者中得到快速發(fā)展。
“群旅游”一般由個人組織,不像旅行社那樣必須取得旅游部門許可并辦理工商登記。因《旅游法》對于這種新興的旅游方式并未進行詳細規(guī)定,如果出現(xiàn)糾紛或損害事故,旅游者通常只能以民事訴訟的方式請求組織者承擔責任,維權十分困難,工商、旅游部門也難以監(jiān)管。
市旅游局提示:廣大旅游者出外旅游應選擇正規(guī)旅行社,盡量避免“群旅游”。如果通過微信、QQ等方式報名出游,盡量核實組織者的信息,以銀行轉賬方式支付并保留小票。注意保留微信聊天記錄以及旅游過程中的相關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