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們在就餐點用餐。
老人們在參加象棋比賽。
4日一早6時30分,江蘇海門市富江路上的樂幫老年服務中心“中央廚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擇菜、洗菜、切菜、配菜、下鍋、每一道工序分工明確?!耙驗榉盏膶ο笫抢夏耆?,在菜的口味上盡量以清淡為主,以新鮮的時令生蔬為主,做到葷素搭配、營養(yǎng)均衡。”“中央廚房”的負責人汪大同介紹:“針對部分患有糖尿病的用餐老人,特別選用元貞糖進行烹調。”
打包、裝車,上午10點,四輛送餐車準時出發(fā),奔赴全市40個助餐點?!拔以诮夥怕飞祥_了個小門面,照顧生意沒有時間做飯,助餐服務真的幫我解決了大問題,菜肴又好又干凈?!?生意人陸鑫就近在海影新村的助餐點解決每天的午餐。
“紅燒雞肉、花菜肉片、番茄雞蛋、包菜、豆腐湯”,78歲的曹玉高大爺一下取了兩份打包。原來,曹大爺?shù)睦习閮鹤≡诮叺闹嗅t(yī)院,曹大爺白天陪護沒時間做飯?!耙蝗?塊錢,便宜,菜品也合胃口,菜量也大,打一次飯有時能吃兩頓呢?!辈艽鬆斬Q起大拇指點贊。
讓海門市民,尤其老年人津津樂道的這道午餐名“夕陽紅幸福餐”,是海門創(chuàng)新探索居家社區(qū)“鏈式”養(yǎng)老模式中的一環(huán)。
近兩年來,海門緊緊圍繞推進民生服務高質量發(fā)展,積極思維,做足“融合”文章,全力推進養(yǎng)老服務轉型升級,創(chuàng)新探索涵蓋食、娛、助、學為一體的居家社區(qū)“鏈式”養(yǎng)老模式。
“去年,海門市財政投入專項資金125萬元,將居家養(yǎng)老服務點由最初的15個擴展到40個?!焙iT民政局副局長姜利軍介紹,服務點統(tǒng)一了冰箱、空調、按摩椅等標準化設置,形成為老服務“十分鐘圈”,助老內容由單一的助餐向助樂、助學等多維拓展。居家養(yǎng)老服務點設置鄰里服務處,定期組織專家和醫(yī)生到服務點給周邊的老人免費提供體檢、心理咨詢、養(yǎng)生講座、按摩理療等,服務1200多位老人。
為解決獨居老人就餐的痛點,2017年4月起,海門以樂幫老年服務中心為基礎建立“中央廚房”,專門為6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5元多樣式實惠2葷2素1湯營養(yǎng)餐,有需要的老人只要提前一天到用餐點點菜下單,就可享受送餐服務?!爸醒霃N房”統(tǒng)計顯示,2018年共為居家老人累計送餐15.6萬人次,志愿者參與活動6800人次。除了給老人免費送餐外,還在40個服務點設立社區(qū)微超市,把家庭生活必須的米、油、醬、鹽等免費送貨上門,累計服務1.2萬人次。
為豐富老人的日常生活,樂幫老年服務中心資助3.2萬元,在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港南社區(qū)等地,不定期組織開展老年人棋牌、廣場舞等比賽,吸引了6200名老人參與其中。此外,海門財政還投入350萬元為全市2500名困難老人購買服務。通過公益創(chuàng)投,互惠堂社會工作室,實施“讓陽光驅走孤獨”——守護失獨老人群體行動,定向為全市880戶失獨老人服務。月亮灣老年服務中心的護理員和志愿者每月10次定時助食、助潔和探望社區(qū)14名失能和半失能老人,2名資質醫(yī)師定期免費組織護理常識培訓,深受失能老人家屬歡迎。(俞新美 孫瑋 王繼亮)
(責編:張妍、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