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中文字幕hd|色欲国产AV一级毛片|国产精品国产av片国产|五月天婷婷网亚洲综合在线|美女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麻豆一区区三区四区产品麻豆|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企業(yè)資訊
傍機構、蹭高校 零食也能“學歷造假”?
2024-02-04 10:19:49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在華南有口皆碑的華農酸奶;靠著“內涵”走天下的世壯燕麥片;堪稱減肥人士福音的西南大學魔芋絲;烤紅薯界的“網紅”煙薯25號;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的黑大酸菜……

近年來,零食江湖出現了一支“學院派”,俘獲了不少吃貨的心。但這些“高學歷”零食在受歡迎之余,也混入了一些“學歷造假”分子。

冒用科研機構名稱,這些零食被“打假”

“最近迷上了滇二娃土豆片,脆脆辣辣的,挺好吃?!毕M者霖霖(化名)表示,“聽說是由云南農科院研發(fā)的,準備再買些嘗嘗?!?/span>

她是“學院派”美食的資深愛好者,“之前還下單過南京農業(yè)大學的黃教授燒雞,還有湖南農業(yè)大學的翻天娃辣條。”在霖霖看來,有了科研院所的背書,感覺這些食品會更靠譜些。

抱有相似想法的消費者并不少。在社交平臺上,不少買“高學歷”零食的網友稱,因為看到“農科院”三個字才下的單。

1707013147217963.jpg

某電商平臺截圖。

抓住這一流量密碼,越來越多的“學院派”零食開始在電商平臺出現。

但有不少人在相關商品評論區(qū)質疑,這到底和農科院有沒有關系,是農科院生產的嗎?

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上,搜索“農科院”會出現數十條投訴。除了涉及食安等問題,也有關于產品虛假宣傳的質疑。如,一位消費者稱,有商家宣稱是農科院(研發(fā))的土豆片,收到的商品實物卻貨不對板。

記者依據該消費者提供的線索搜索發(fā)現,雖然有商家在關鍵詞里設置了“農科院”,但商品包裝上并沒有與農科院聯合研制的字樣。

對于一些印有與云南農科院或貴州農科院下屬研究所聯合研制的土豆片品牌,記者亦分別與云南農科院、貴州農科院聯系,其中云南農科院工作人員表示,“和滇二娃品牌存在技術支持,與其他品牌土豆片沒有合作?!辟F州農科院工作人員反饋,“有給洪闊、田大孃等品牌提供技術支持?!?/span>

除了“農科院”零食,一些“農大”相關零食網上銷量也頗高。如打著東北農業(yè)大學旗號的“九0農大”的蔬菜卷、三角面包等。對此,東北農業(yè)大學方面告訴記者,這些產品并非學校生產經營。

1707013156365895.jpg

某電商平臺截圖。

記者注意到,2023年,在上海市消保委隨機選取的13種宣稱由“農科院”“農業(yè)大學”等機構參與研發(fā)的線上食品中,5款產品被相關機構明確回函否認有關聯,4款相關機構未作出明確回應。其中,被相關機構明確回函否認有關聯的產品中,就包括宣稱和“東北農業(yè)大學”有關的“九0農大”蔬菜卷。

另外,宣稱是“中國農科院與張家口農科院燕麥專家多年研究成果”的“好福燕麥麩圈”、宣稱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發(fā)的“黑鉆7+3元氣即食燕麥片”和宣稱由江南大學研發(fā)的“鳳禾鳴慢碳十二色糙米”,也均被“打假”。

律師:商家冒用高校名稱,構成虛假宣傳

在商品宣傳上“強蹭”高校和農科院,商家的這種行為,無疑是把科研院所當成了一塊“金字招牌”。

在時代九和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閆兵看來,涉事商家冒用“農科院”“農大”的名稱及認證,無非是蹭“農科院”“農大”在食品領域的公信力,使?jié)撛谙M者對其銷售的食品產生品質或安全性更高的錯誤認識。

他告訴記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商家的行為屬于虛假廣告,構成虛假宣傳。

“同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五條之規(guī)定,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停止發(fā)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閆兵稱。

記者注意到,2021年,教育部等八部門曾發(fā)布《關于規(guī)范“大學”“學院”名稱登記使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要求,除經批準設立的大學、學院以及由其設立的內部機構或由其發(fā)起并依法登記的組織機構外,其他組織機構不得在牌匾、廣告等對外宣傳以及其他各類活動中使用“大學”“學院”字樣。

《意見》還提及,對逾期仍違規(guī)使用“大學”“學院”字樣開展活動的,按照主管和屬地原則,由教育、機構編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市場監(jiān)管等部門依法責令改正或予以查處;涉及虛假違法廣告或宣傳的,由市場監(jiān)管部門責令停止,并依法處罰。

1707013165195417.jpg

教育部網站截圖。

除了商家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及行政責任,北京嘉濰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向記者表示,“這種行為還涉嫌對消費者構成欺詐,依法需要承擔退一賠三的法律責任?!?/span>

科研機構也需主動“打假”

違法成本較低再加上商品難辨真假,讓商家“鋌而走險”,借由消費者對于科研機構天然的信任感,肆意“傍機構”“傍專家”。

這種行為,雖然在短期內給商家?guī)砹死?,但長此以往,“有百害而無一利”,不僅商家需要承擔侵權責任,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看來,此舉還損害了“被蹭”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術聲譽,并給真正的“高學歷”產品帶來負面影響。

在社交平臺上,記者注意到,已有“打著農科院的旗號賣的產品都是假的”此類聲音出現,致使“正規(guī)軍”被誤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消費上更為關注品質、健康。由知名農業(yè)院校、科研機構研發(fā)的燕麥片、酸奶等食品,迎合了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本應是雙贏的事情。但部分商家為了利益,“碰瓷”高校、農科院,反而“兩敗俱傷”。該如何改變這一局面?

劉俊海認為,一方面,監(jiān)管部門要加大監(jiān)管力度,依法行使法律賦予的行政指導、市場準入、市場監(jiān)管等權力,維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規(guī)范市場競爭秩序。另一方面,科研機構也要“自證清白”,主動去“打假”,同時“愛惜羽毛”,審慎選擇合作單位。另外,廣大消費者也需要學會辨別。

而在“學院派”零食中,部分是“自產自銷”,部分屬于合作研發(fā),還有些只是提供技術支持,為了避免消費者產生誤解,也需要商家在宣傳時不要“含糊其辭”,以免產生誤解。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