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鼎立股份(7.090, 0.16, 2.31%)公告稱,鼎立控股集團前期以其資產管理計劃帳戶增持的公司股票已于1月29日收盤前被平倉。關于股權質押的風險討論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有市場人士擔憂,券商場內“去杠桿”尚未結束,股指下跌對券商資本中介等業(yè)務沖擊較大,證券行業(yè)面臨較大的壓力。
對此,多家券商發(fā)布研報表示,短期內不會出現大范圍平倉動作,場內至少五成左右為限售股,即便違約也要等到股票解禁期滿來處置,實際操作中有多種方式可以化解風險。股票質押市場絕大多數融資方是上市公司大股東、 控股股東、關聯方、董監(jiān)高,在觸及預警線和平倉線的時候,一般會同證券公司協商解決。
上市公司
停牌緩解補倉壓力
1月份以來,A股不斷震蕩,屢屢創(chuàng)出新低,這給質押了大量股票的大股東,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同花順(63.410, -0.89, -1.38%)數據統(tǒng)計顯示,截至1月28日,2015年以來,有1398家上市公司的股東進行股權質押,質押市值為2.79萬億元。其中,有288家公司股權質押平均折價率低于70%。這就意味著這些公司中,有部分股權質押已經低于平倉線。
個股方面,鼎立股份昨日公告稱,接到公司第一大股東鼎立控股集團的通知,由于公司股價近期非理性下跌,鼎立控股集團前期以其資產管理計劃帳戶通過交易系統(tǒng)增持的公司1734.9774萬股A股,已于1月29日收盤前被平倉。事實上,鼎立股份并非第一個出現大股東被平倉的。1月19日,慧球科技也公告大股東持有的部分股份被平倉。
除了被平倉,更多大股東在面臨平倉風險時,在實施積極的自救。同洲電子(10.03, 0.00, 0.00%)、金洲管道(10.50, 0.23, 2.24%)、海虹控股(22.37, 0.00, 0.00%)、錫業(yè)股份(9.28, 0.00, 0.00%)、冠福股份、華仁藥業(yè)(9.530, 0.00,0.00%)、大東南(5.60, 0.00, 0.00%)等多家上市公司,或是由于股權質押、或是由于大股東增持臨近平倉線,進行停牌自救。
然而,在眾多進行股權質押的股東中,低于平倉線的仍是少數,國盛證券研報顯示,截至1月28日,證券公司開展的場內股票質押回購業(yè)務融資余額為7000余億元,整體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約 249%,低于平倉線的融資余額為200余億元。
此外,股票質押回購業(yè)務大部分資金主要向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提供融資,多用于補充企業(yè)流動資金、償還債務等用途。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在3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因此,此類合約的違約處置,主要通過協議轉讓、大宗交易或司法過戶等方式進行。
場內質押五成為限售股
據了解,場內質押主要通過券商來做交易,通常為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據國金證券(11.470, -0.26, -2.22%)研究報告測算,場內質押約3371筆,初始交易金額約6500億元,占比 50%。場內大概有6000億元至6500億元初始交易金額,其中至少5成左右為限售股,拋不掉,即便違約也要等到股票解禁期滿來處置;剩下為流通股,有相當高的一部分是董監(jiān)高鎖定,每年有25%拋售限制。
對于是否觸發(fā)平倉線而引發(fā)拋售,有券商人士表示,一方面控股股東、董監(jiān)高 質押股份拋售受到減持規(guī)定約束;另一方面,不同于此前杠桿配資因觸發(fā)平倉線而被強平,股權質押的主體為上市公司,信譽和議價能力較強,一旦股價持續(xù)下跌有 可能觸發(fā)平倉線時一般會與券商機構進行協議處置。
西南一家大型券商的研究員表示,短期內不會出現大范圍平倉動作,股票質押市場絕大多數融資方是上市公司大股東、 控股股東、關聯方、董監(jiān)高,在觸及預警線和平倉線的時候,一般會同證券公司協商解決。對于上市公司減持拋售,1月份出臺的減持新規(guī)要求,上市公司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同時,上市公司大股東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15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